年轻人喝茶吗?误解?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开篇

大家好!我是Mark,热爱旅行也喜欢喝茶。今天我为本站添加一个新的茶主题,通过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茶,让茶更贴切生活。

误解

大多数年轻人觉得喝茶是一个很老年化或者很养生的事情。年轻的同事看到我喝茶,都无一例外的说一句:“Mark,这么养生啊!”。或许是养生,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喝茶和喝咖啡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植物,都含有咖啡因,都很香,都是一个萃取的过程。有些绿茶的咖啡因含量还高于咖啡。反而是西方的一些品牌让茶变得跟咖啡一样年轻。

有些人说喝咖啡快,如果要计算时间的话,泡茶和磨咖啡时间是一样的,都是人们在脑海里对茶的固化所形成的感知。多数人对茶的应用场景停留在茶道和繁琐的情况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去星巴克买咖啡需要的时间。从点单到制作到,在不排队的情况下也得要3-5分钟。泡茶其实也就是2-3分钟。本质上两者没有区别。

再举个例子,为了让茶年轻化和快速化,商家推出了奶茶这个概念。国内最近比较火的有喜茶、乐乐茶、茶颜悦色。通常在高峰的时候都要等一个小时。按照喝茶慢的逻辑来讲,大家应该不喝奶茶,但是为什么又那么多人排队买新款奶茶?其实在人们的心智中奶茶就是个快速消费的东西,无论实际是不是快速的。所以导致人们觉得喝茶很慢,是一个概念问题。

茶的问题

通过跟一些制茶人的聊天,论证了一个观点,就是大部分消费者是接触不到好品质的茶。其中有三个问题导致了这个问题。

第一是商业道德问题

茶在中国的基本销售流程是:

  • 茶农 – 批发商 – 经销商 – 顾客

经过这一些列的操作,顾客买的茶价格又高又不一定保准。批发商的大部分销售会在当地省内完成,也就是说在不产茶的省份买到品质好的茶的概率要小。一些个体茶店,会做不良销售。好的茶跟不好的茶混在一起卖,基本消费者也看不出来,这样就可以提高利润。最后大家觉得茶都一个味道。

第二是商家问题

大的经销商,例如,超市里卖的都是不好的茶。因为不好的茶可以上量,这些经销商就可以卖到各大超市里去。久而久之,大家对这个东西就没有了对比,不知道好坏。举个例子,一个人从开始就喝兑水的咖啡,几年之后,这个人喝了一杯没有兑水的咖啡。他会觉得这咖啡是假的。

第三是销售问题

普遍礼盒包装好的茶叶价格太高。其实价格高不是问题,主要是产品的质量不够那个价格。如果按照我们上面分析都逻辑,质量较好的茶的价格也要比星巴克便宜。例如3000元人民币一斤的茶,泡星巴克中杯的量需要4克,所以一杯就是24元。星巴克中杯咖啡大约30元,而且茶叶还可以二次泡,这样能把每杯价格拉低到12元。

后续

还听很多人说,茶太复杂了太高深了,其实不然。茶的制作工艺跟酒很像,只是在网络上好像没人怎么指出这个相似性。本站博主Raymond喜爱红酒,下一期我用酒跟茶对比一下它们的品种、酿造、口味。很快的就能理解茶的好坏。

关于茶文化的全部相关文章: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Tagged , .

大家好,我是Mark,对于旅行和茶都有极大的兴趣。从15年开始使用积分环游各大洲。对于茶也是有同样的喜爱,尤其是武夷岩茶和乌龙茶。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