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RBC ION+ Visa的消费所属类别

5 2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信用卡专题:| 申卡指南 | 信用卡小白 | 信用卡积分 | 信用卡保险 | 信用卡消费 | 信用报告 |

虽然说RBC ION+ Visa现在已经完全被其它的几张神卡超越了。但毕竟可以无限刷3x,3x的消费类别又多,还是得到一部分人的喜爱的(RBC ION+ Visa介绍)。

RBC ION+ Visa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不会显示消费究竟是属于那个消费类别。只能在每个月出帐单的时候,得到一个总积分数。

不过,万能的网友还是找到了一个途径,可以查看RBC ION+ Visa当月消费所属的类别。

办法是用RBC手机App,More,NOMI,MOMI Insights,Steady Spending,View Details。

在这里就能看到每一个消费类别的当月消费总金额,以及该类别中的每一笔消费明细了。

结语

有了这个功能,使用RBC ION+ Visa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其它加拿大信用卡相关文章

5 2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巧用积分里程和精英会籍获得出游更大的舒适度,用里程兑换头等商务舱机票。

有问题请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也可以多去互助专区DP专区跟其它朋友交流一下心得。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3 Comments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xiongf

我一直没太明白,它家积分明明是除了amex,mbna(不确定也不是永久的)也比hsbc 2倍要高可以转分的(英航,国泰,aa),为什么不火呢?其他卡比如national bank,sb amex本质意义就是cash back(这种cash back用ppp之类也就2000不到的收入,还累)和你能转到航空公司换两舱的价值能一样吗,比如同样刷5万,sb amex cash back就是3000,除开成本一张卡一年cap就是1000多刀收入值得吗?但是比如rbc这张卡是15万里程,算上转分30%bous,就是20万积分(英航,国泰)我就算刚好能换一趟北美飞国内的两舱来回(甚至还有剩),价值在6000刀+除开成本也有近5000刀的价值,这能转分的明显才适合玩ms,所以不太明白这卡为啥不火,还有cash back玩ms(除非是10张卡,好多ppp这样搞。。。。那另说)普通玩家玩cash back ppp这种基本没啥收益呀,真不如里程,欢迎大家讨论。

UpseaUncle

首先,除了DLB,大多数羊毛党也就1张3P卡,对应的是n张口爆(8/15以前)+SB Gold,很明显5K/月的MS额度,远远不够。就算加上队友的3P,也面临着上述的问题。既然有比ION+回报更高的卡喂3P,自然大多数羊毛党对它不会太感冒。也就手头n张3P卡的DLB对此卡青睐有加,但毕竟人数有限,再加上还有打折GC占用3P的pay bill额度,所以RBC到今日还不觉得疼,没有设置CAP。
其次,里程和cash back孰轻孰重,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打个比方,有些人追求躺平,西海岸回国宁愿从欧洲转机,路上折腾30+小时,还略带阿Q味道的自我安慰“商务舱飞多久都不累”。但对于有些人,比如我来说,宁愿直飞12个小时的乞丐舱,也不要这种绕地球大半圈的商务舱,这样一来里程的价值就没那么高了。尽管太平洋航线也有不到10万的商务,但在票贩子围追堵截+日期限制的前提下,普通人不花上一定的精力很难抢到,所以把用不完的里程卖给票贩子(导致回报下降)。
最后提一下,虽然还有别的reloadable卡可以MS(比如stack),但普通羊毛党没有打通GC充值的渠道,所以只有羡慕DLB撸爆各类高回报卡Cap的份了,至于ION+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owen

对,我再补充一点。这张ion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大多数申请它的人是图它月费低,真正愿意转分+研究+和票代抢票+有钱有闲折腾的人很少(大概率单身),一旦有了对象两个人辗转三十个小时转机,哪怕是商务舱也是很痛苦的。

再说了,真的安排转机+转机地方游玩的人,也是时间管理上的天才,对于生活节奏慢的加拿大似乎很少愿意有很多人去做这件事。

我简单做过调查,真正愿意研究信用卡羊毛的人,二十分之一都是高估了,就别提ppp这种进阶操作了,然后大部分人被amex和mbna拿走,你觉得市场上还剩多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