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收到DP,说PPP付帐单到MOGO Visa出了问题,本着对大家负责的原则 ,已经取消了对MOGO Visa的推荐。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评论 – 拿什么拯救你,小格局的Mogo Visa详细说明。
但之后,又继续收到不少的DP,说PPP付帐单到MOGO Visa没有问题。这就有点奇怪了,本文就来试评论一下PPP付帐单到MOGO Visa这个问题。
首先,有图有真相,最新的付帐单是8月17日的,第二天就钱就到帐了。而且在这之前,第一次付帐单是三天后到帐,第二次付帐单就变成一天后到帐。
但之前的DP当然也是真的,同样是有图有真相。而且笔者已经跟提供DP的网友确认过了,的确是在Payee中选择Mogo,然后输入后12码(而不是选择Mogo Visa + 16码),两边的名字也是一样的。
那总有一边是错的,不是吗?据笔者的猜想,都对。这不“和希泥”,说了跟没说一样嘛。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没必要单独发一篇文章上来了,这里涉及整一套关系风控的算法问题,弄懂了这一点,对于如何避免被Financial Review (FR) ,其实是极有帮助的,这可扯得够远的嘿!
罗生门事件
话说自从6月1号开始,MOGO Visa开始有2%的消费回报。本网站除了第一时间报道之外,还测试了用MOGO Visa + Crypto.com直接MS,之所以没有写成文章,那是因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小格局的Mogo拒绝了支付几千块的返现,这事情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这事搞不好现在还有转机,文章后面会提到。
- 申卡经验 – Mogo Prepaid Card,6月1号开始向1个比特币的小目标进发
- 加国信用卡 – Mogo Visa Platinum Prepaid Card,通过日常消费赚取2%的比特币 BitCoin
那好了,回到主题,PPP付帐单到MOGO Visa的罗生门事件是怎么来的呢?
这么说吧,在有2%的消费回报之前,一张Prepaid Card是不会有人关注的。从2021年6月开始,总刷卡金额开始上升了,但也只局限于一批懂门道的先行者当中。这样一来,在Mogo的风控系统中,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严密查看。打个比方好了,6月初的Mogo总刷卡金额是10万,有一个人刷了1千,那就是占了1%,这样风控算法马上就会报备了。然后到了后面随着使用的人增加,Mogo总刷卡金额是慢慢变成小目标1个亿,同样有一个人刷了1千,那就是占了0.000001%,你说风控还会发预警吗?发预警是需要人工检查的,你说Mogo的客服忙得过来吗?
先行者的宿命
所以这次罗生门事件,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数据量小,Mogo的风控系统非常敏感,一点点事情就会发到客服那里做人工审查。而到了后面,用的人多了,或者是算法自动做了调整,又或者是Mogo做了人工的调整,慢慢地PPP付帐单到MOGO Visa就会变得越来越顺了。
也就是说,最先做尝试的那批人中,有些人为了这个新系统,付出了某一些代价,一般就是时间和精力。金钱上面的损失是没有的,因为钱终归是会退回来的,就是要花一些时间等。这就是所谓的先行者的宿命,因为尝鲜总是有风险的。
你可能觉得,好吧,那下次等各位大佬先试通了,自己再试就好了,省时省力。这么说吧,先行者之所以是先行者,或者他们本身就勇于尝试;又或者他们平时喜欢分享喜欢尝试,所以已经进入了小圈子里面,所以比其它人更早知道一些门道。
而所有的路子,都是先在小圈子里面传播,等到成熟后再在大圈子里面传播,比如写成网站文章,但到了这个时候,一般就已经到了这条路子的最后阶段了,因为用的人多了。
如何避免被FR
一直以来,都有网友问这类问题:买礼卡会不会被FR?充PPP会不会被FR?这种问题的唯一答案是,没法回答。
剂量成毒药(拉丁語:sola dosis facit venenum),中文俗语: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是一个谚语,意在表明一个毒理学的基本原理:“所有物质都是毒药,并没有无毒的物质,只是因为剂量导致了毒性,不能说明该物质有毒。”这句话通常缩写为:“剂量成毒药”。在简体中文网络用语中,它通常被表述为“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也就意味着,一个物质能产生有害影响,只是因为它在受影响的生物系统内达到了足够的浓度(即“剂量”)。
其实还可以再补充一句,“抛开体量谈毒性更是耍流氓”。同一个人,吃一点点跟吃大剂量固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同一个剂量,喂给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的兔兔,跟喂给屋里的一头大象能一样吗?
放在信用卡这上面来说,充PPP会不会被FR?这么说吧,在加拿大,Amex暂时来说是拿不到L3的数据的,也就是说Amex其实是不知道你刷的那500块,究竟是真的全部用来买菜,还是用来充了PPP。但Amex知道你的消费习惯,如果你平时消费金额就足够大,一次刷个1万几千,Amex才懒得理你呢;相反,你平时在Amex那里一毛不拔,一上来就刷个500块,风控马上就过红线了。
MOGO Visa + Crypto.com
好了,最后简单提一下MOGO Visa + Crypto.com,详细可参考:分析 – 关于Crypto.com的薅毛收益率计算。之前在文章中就提到过,用MOGO Visa入金,理论上也可以赚2%。而新注册Crypto App,第一个月使用信用卡是免3.5%手续费的。这样一来,用MOGO Visa购买TCAD(一种代币,价值相当于加币),把TCAD卖掉成加币,再通过e-Transfer直接提现出来。
当然,想法是好的,测试发现小格局的Mogo拒绝支付这部分的返现,又或者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现在流量大了,会否改变不知道,因为只有第一个月使用信用卡是免3.5%手续费的,所以也没有办法再测试了。如果有人愿意测试的话,欢迎提供一下DP,YMMV。
结语
如果你是萌新的话,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打开你的思路。有些问题,真的没有办法用“是”与“否”来回答。真要回答的话,就需要你提供你的收入,各种信用卡帐单(这个当然不可能的,你肯发别人也不敢收)。所以,你只能通过对于整个系统的了解,对于算法的了解,做出一个独立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去问,买礼卡会不会被FR?充PPP会不会被FR?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