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格局-关于撸卡的一点想法

5 1 投票
Article Rating

信用卡专题:| 申卡指南 | 信用卡小白 | 信用卡积分 | 信用卡保险 | 信用卡消费 | 信用报告 |

上次发完加拿大撸卡的一点小经验之后

很多朋友也谈了谈体会,但是可能有一些解释不到位的地方

我在这里就一点小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

当然

以下所有观点只是针对一些个别现象,当然论点也仅是我自己的理解,所以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不要太过于计较。

为什么我们的毛会被撸死

很多时候我们都去撸,但是有些路子很快就被撸死了,这个在加拿大还是比较少见,但是在国内比较常见,甚至很多撸毛党被银行,或者被商户告上法庭。甚至被称作信用卡犯罪,薅羊毛党犯罪,经济诈骗罪……以至于中央都要求严查借记卡信用卡,虽说是针对境外金融诈骗,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全面寒冬来临,岂有不冻之幸?

但是在这里很少看到,虽然有,但是也是少见的,这是为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商家不知道,也并不是银行不知道,但是为什么不那样做呢?

从上次我们分析技术流和意识流来看。技术流的撸卡者往往看到的是商家遵循合约,已经制定规则,是不容许修改的,如果有问题,我们就可以追溯,就可以根据规则来找商家、找银行的问题。但是意识流的撸卡者往往不会这样粗暴的认为:我们试着想象以下,我们作为一个撸卡者,面对的是商家和银行高薪雇佣的大量精算师和经济分析师,你觉得你是他们的对手么?他们制定每个规则的时候都是经过严密精算的,预算多少,消耗多少,最后收益多少,有多少风险,带来多少影响力,每个活动或者每个操作都是有完整报告的(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所以仔细想一下,你觉得撸了几万几十万就算是很高手了,其实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与商家和银行之间达成一种默契,在每个可控的范围内,商家拿到了IP,银行拿到了报告,通道拿到了接口,你赚到了毛。这本身大家都是Win-Win的事情。

从实例中我们来分析:比如最近有人发布Shoppers Drug Mart的退货循环这个事,无论是积分还是变相折扣循环这个事。你说它简单么,它简单。操作对吗?也对。但是实在是真的不能这样,我相信很多大老板一般都不愿意做这种事。当然,从技术流的角度分析,打着擦边球来赚SDM的利,无可厚非。但是从意识流的大老板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我们试图构建这样一种状况,当我们购买一些东西,然后选择退货用来换取折扣永恒,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你退掉的东西去哪儿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退掉的东西原则上是不会上架的(也分店铺和产品类型),或者扔掉或者退回厂家,其实这些都是成本,无论对于商家也好,对于供应商也罢都是浪费了一些资源。而我们,仅仅是为了那些折扣,这其实是很不符合我们撸毛党精神的。而且更严重的是,这种路子是很容易被商家追溯然后封杀的。

靠牺牲别人而满足自己,是对自身道德的挑战。一方面不是WW的事情,另一方面却是挑战了我们道德的底线。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批评别人,也不是站在道德至高点来评判什么,或许可能是我作为小白而言,在加拿大撸毛的经验太少,又或者是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撸毛者。资本逐利的本性也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规则之下,卢梭在《 社会契约论》中强调的“道德边际约束”。“它既是一个自由原则 ,同时又是一个平等的、正义的原则 ”。我们为了自己的毛而去损失别人的时间成本这种事本身就违反了一个平等公平的环境,你去破坏这样的环境,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这个环境用同样的方式去反击你。诺齐克将它归为“禁止行为”,对这种行为只能通过市场来形成其道德边际约束的“行为制止理论”和“报复理论”。 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一些经常撸毛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换个小号继续搞,但是其实对于市场的报复,有时候却又是不同的。因为对于很多正在撸毛的新手而言,他们往往囤积很多的积分,一旦号被封或者被调查,往往损失是惨重的。针对群体而言,这可能造成路子的封锁,那么我们将无毛可撸。

针对市场报复行为的理论,我在上上周正好遇到,那就是针对新IPHONE上市,我也用SOBEYS的GC去买苹果的礼品卡,但是去了店铺之后,经理告诉我,一次一个人只能买一张,我其实很纳闷这个规定,因为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所以我就和经理一起聊天问问怎么回事。她告诉我,在前天的时候,有个女士用很多的礼品卡买了苹果的GC,但是第二次没有通过,众所周知的是,礼品卡购物都是不退货的,如果需要退货,在sobeys需要很多的代码依次输入,核实,然后每个再做(这是常规操作,其他非暴力操作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经理给我描述的时候伸开了自己的大胳膊说,你知道吗?很长很长一条收据……然后用2个人在那里同步操作了整整半天才全部搞定。之后哪个店铺就直接规定,禁止再次操作同样的事情。其实我们简单计算一下,一个卡500刀上限,我们基本利润即使赚上100刀。整个下午2个人4个小时,一个收银一个经理(退货代码必须经理操作),就是8个小时,每小时平均至少也在15刀了,成本120刀,也就是说账面上的商店成本就是120刀,而我们赚了100刀,或者退货了其实也没拿到这100刀。那么我们这样的操作是不是可取?对这位女士来说没有损失,但是对于后面想要进去继续转卡的朋友,可能就是不小的损失了。

还是那句话,我们只是拿出来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讨论,不涉及到对任何字母人士的评判。而这种原本低调的事情,居然也有人对外公开并且大肆渲染,这种情况我个人是不敢苟同的,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撸到好毛,但是还是回归本质,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与他人互相尊重的原则。大家赢才是赢,大家赚才是赚。

撸毛若无边际,再撸也是笑谈……

5 1 投票
Article Rating
Tagged .

喜欢穷游,喜欢喝酒饮茶读点书,修车修房拍电影,喜欢研究一切有趣事情的奶爸一枚,略懂略知的撸卡新人小白,更专注于国卡境外消费,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成长。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