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里程积分(文章后面统称积分)的合理价值,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一盘账。偶尔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积分的价值,不能按兑换出来的机票和酒店价值来计算,因为比如说商务舱头等舱机票本来就是虚高。真要按这么算的话,那么相应地积分的价值也就变得虚高了。
而是应该按照自己的心理价格来计算,比如说,一张头等舱的机票价值上万块,但自己只愿意花2千块,那么这张头等舱机票就应该按2千块来计算积分价值。
因为如果假设这条头等舱机票需要用10万分来兑换,而你花了3千块的成本才赚到了这10万分。相当于用3千块的成本,换回来2千块心理价值的头等舱机票,妥妥的亏本生意。
有点绕,已经尽力解释了,这听上去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以下是华丽的分界线: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
这就好像说一部苹果手机,如果自己只愿意花2百块买的话,那这部全新的苹果14手机就只值2百块。
再扯远一点,就好像说如果你不去约一个女神,女神就会没有人约一样。
这。。。合理吗?
事实上,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一个商品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由一个人的主观愿望而决定的,而是多方博弈后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卖方认为这是能够成功卖出去的最高价格。
再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卖出去,卖方也未必会打折,又或者白送出去。君不见飞机上面经常是经济舱挤满了人,而商务舱头等舱寥寥可数吗?
这就是好像说,女神即使没有约,也未必会赴你的约一样。当然,凡事有例外,比如这样:
图片来源:网上
所以说,在评估积分的合理价值的时候,就只能按市场价来算。
当然,最合理的,是按最常见的市场价,而不是某一两个特定的使用场景,所以本网站的这篇文章:里程积分入门 – 各种常见里程积分的价值和积累渠道,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合理的积分价值。
而在里程·积分·价值最大专栏里面的文章,情况又不太一样了。那是希望能让读者看到积分的最大可能性,别把自己的积分转成礼卡了。
比如,分析 – Alaska里程的价值估算,为什么说阿拉斯加里程是现在价值最高的里程的这篇文章,就把AS里程的价值“吹嘘”到了17 CPM,也就是说每一个AS里程,可以用出17美分的价值。
结语
不过大家也不要太灰心,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苹果手机会降价的,女神。。。
哦,原来如此,所以才有这么多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