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投稿
上一年的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之旅体验了长荣和新航的高质的商务舱,各个方面都不是经济舱能够比拟的,详细兑换经验请看这里。那次之后就开始计划着什么时候能够体验一下头等舱。众所周知,日本航司全日空(ANA)和日本航空(JPL)都是Skytrax的五星级航司,各个方面都可以算是行业的标杆。所以这次的目标就是要兑换出两个人往返的日本航司的头等舱机票。
最近趁着Amex的double redeem加上航司的买分优惠把一些MR“换”成了Aeroplan (AP)和Alaska Mile (AS)并且兑换了明年从北美到亚洲的机票(详细分析请看这里),简单地说就是先把MR积分套现,再利用Aeroplan和Alaska Mile的买分优惠买到足够的航空里程。
往返的越洋航段分别是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的头等舱。下面想分享一下兑换经验和心得。
太长不看版
主要看点:
- 全日空ANA和日航头等舱
- Aeroplan单程多城市过境,每人107,500 AP加上177加币的税费和31.5加币的订票费
- Alaska单程停留+多城市过境(多城市过境只限于美国),每人75,000 AS加81.25美金
- 另外订SIN – HKG,自己创造开口+双停留
行程简介
- 爱民顿YEG – 旧金山SFO(转机)
- 旧金山SFO – 东京NRT(转机,全日空ANA头等舱)
- 东京NRT – 首尔ICN(15小时过境,韩亚航空商务舱)
- 首尔ICN – 曼谷BKK(20小时过境,泰航商务舱)
- 曼谷BKK – 新加坡SIN(目的地,星航商务舱)
- 新加坡SIN – 香港HKG(待定)
- 广州CAN – 东京HND(停留)
- 东京HND – 旧金山SFO(23小时过境,日航头等舱)
- 旧金山SFO – 西雅图SEA(转机)
- 西雅图SFO – 爱民顿YEG
去程用的是AP出票,行程是YEG – SFO – NRT – ICN – BKK – SIN 其中ICN是15小时的layover,BKK是20个小时的layover。一共107,500 AP加上177加币的税费和31. 5加币的订票费。惊喜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收取燃油附加费(YQ)。除了SFO – NRT是头等舱,其余都是商务舱。
SIN – HKG这一段还没有定好。想法是看看能不能用Krisflyer出新航的头等套间。
回程用的是AS出票:CAN – HND (停留)– SFO – SEA – YEG。其中SFO还有23小时的停留。一共是75000 AS加上81.25美金的税费。HND – SFO是头等舱,SFO – SEA是经济舱,其余都是商务舱。
行程设计
由于全日空和日航飞往加拿大的航班都没有配备头等舱,居住在加西的我只能选择从三藩市或者洛杉矶出发和返回的头等舱。去程回程乘坐哪个航司其实也是有一点讲究的。去程坐全日空回程日航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原因以下:
- 去程乘坐全日空可以进入联合航空在SFO或者LAX的Polaris休息室。这个休息室非常的高大上,除了自助餐之外还有点餐区,加上网上对这个休息室也是好评如潮,可以说是北美最高的那一级别的休息室了。相对来说日航在北美的休息室就要逊色一点了。
- 日航在HND的休息室比全日空的休息室要好一点。而且日航东京出发的航班酒水食物方面似乎标准会更高一点,比如说Salon香槟还有与三星米其林合作的和餐。
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如果想体验全日空最新的头等舱座位“the Suite”的话只能选择纽约JFK,但是由于星空联盟的北美内部航线都不飞JFK,所以定JFK出发的票必须要另外补一段从居住地到纽约的机票。
全日空头等舱
全日空头等舱的官网介绍请看这里。

全新的The Suite座位

旧一点Cubical式的座位
日航头等舱
日航头等舱的官网介绍请看这里。
去程行程
先说去程,本来就是打算简简单单的YEG – SFO – NTR – CAN 。由于AP网站搜索不给力,全日空的票出不来所以只能打电话订票。既然要打电话订票了,那就必须要把行程设计的稍微的复杂点吧(不然对不起这30块的订票费啊)。于是我把目的地从广州改到新加坡。多花2500的AP但同时也多了几程飞机,关键是还有机会接上一段泰航或者新航的头等舱,性价比还算不错的。回程会在东京停留所以去程也没有必要在东京停留了。上一年去过新加坡但是只停留了不到一天,而且行程错过了最精彩的夜晚活动。所以有必要再去一次好好感受一下。
最开始行程的设计是这样的:
这个行程符合MPM的要求而且CGK – SIN这一段短途的新航头等舱在AP上面也是很容易就能订到(可能也是AP正常情况下唯一可定的新航头等舱)。这个不到两个小时的头等舱老实说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坐这个头等舱主要是为了到达樟宜机场后可以进去新航的头等休息室Private Room转一圈吃个饭洗个澡的。很可惜这个行程订不了因为AP的系统默认GCK是最远点而订不了。
后来我突发奇想,如果在后面再加上一段SIN – SUB或许就可行了。这样依然满足MPM的要求同时SUB作为目的地应该就没有问题了。当然了SIN – SUB这一段不飞就是了。这个纯属猜想没有经过验证是否最终可行。
于是行程又改成了以下这样:
NRT-BKK这一段7个小时的泰航航班是配备头等舱的,以前泰航头等舱的放票也算是慷慨,经常可以看到有两个位置放出来。可能是疫情的影响吧,在我订票的时候NRT – BKK只有经济舱的票,不要说头等舱了,连商务舱也是完全没有。而且不是某一天的特殊情况,而是连续几个月NRT-BKK只有经济舱的票。当然我并不想冒险先顶经济舱然后等头等票或者商务票,毕竟这一段要坐7个小时的。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先绕道ICN再去BKK。所以最终定下来的行程就变成如下:
回程就没有什么特殊的了,毕竟在AS取消了inter Asia stop over之后也变不出什么花样了。先把越洋的航段HND-SFO的头等舱定下来,之后再根据情况作出一些改动就好了。比如CAN-HND可以变成HKG – HND甚至SIN – HND。目前AS给出非常慷概的退改政策,在6月30号前出的里程票是可以免费退改的(详情请看这里)。
查票心得
去程的票主要是用United Airline网站搜索(教程请看这里)。UA的网站上面的Calendar View非常的方便(记得要点non-stop),查到票之后到Aeroplan网站验证一下就可以了。
回程的票就是通过Alaska Airline的网站配合AA网站查找(教程请看这里)。两个网站都有Calendar View所以用起来也是非常的简单。
由于这次是在定差不多一年后出发的票,当然也有疫情的影响。除了HND – SFO的头等票之外其他的票都是相对的简单。
出票过程
通常简单的查票发现去程无论是SFO还是LAX出发的全日空头等舱都有不少的日子有票,相对来说比较的flexible。而日航的头等比较难找一点。于是决定先定好日航的头等舱,然后根据回程的日子定去程的票。某天突然发现日航放出了两张HND – SFO的头等,二话不说马上通过买分把票定上。
而AP的出票过程就比较的麻烦了。
全日空的头等舱的行程网上订不了,只能打电话去订。第一个客服表示新的系统不能够一段一段的订票了,她无法帮忙订到网上搜索不出来的行程。不浪费时间马上挂掉接着找下一个客服,不知道是25K的加持还是AP的线路不忙,现在打电话到AP基本都不需要等了。第二个客服表示可以尝试出票但是不保证可以成功,YEG-SFO-NRT可以订到但是之后到新加坡的行程就必须另外出票了,如果一张票到新加坡就要放弃全日空选择先坐加航到首尔然后到新加坡。于是我不服气继续打电话找到第三个客服,开始的时候客服也是重复着现在不能一段一段的订票了的话,但是她愿意尝试一下我提供的组合看看可不可行。于是我给出了第一个计划YEG – SFO – NRT – CGK – SIN。经过十多分钟的等待,客服说好像有点问题然后再次把我on hold。又经过了20分钟回来说不可以,而且也找了supervisor确认了这个行程invalid,因为系统默认CGK是最远点所以单程票来说不能再接CGK – SIN这一段。于是我提出第二个计划YEG – SFO – NRT – ICN – BKK – SIN,开始我没有指定要求哪个航班就是说先看看系统可不可以通过把。又是15分钟的等待,客服回答说这个好像是可以的。这个时候我提议看看能不能把航班改成我想要的航班(为了在ICN和BKK有更多的layover时间),开始的时候客服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她认为这就回去以前的那种一段一段的订票模式了。我试着说服她系统给出的转机时间太少,还有最后到达的时间太晚了巴拉巴拉。最终客服答应把航班都改成了我原来设计好的。最后就是计算税费然后付钱,当听到税费只要177加币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居然这么便宜,要知道全日空和泰航都是收YQ的主。从打第一个电话到最后完成这次订票花了两个小时。然而这还没有完,前段时间为了两个号都能拿到25K,买分转分都分散到各个账号,这就导致了每个号里的分都都只能够出一张票。所以订票的这个过程需要用老婆的号来一次。客服这个时候告诉我其实她在半个小时前就应该下班了,只是一直在坚持希望可以帮我完成这次的订票。我老婆的票只能交给另外的一个同事了。On hold了10分钟一个小哥哥在另一头开始说话了,他告诉我前一个客服已经跟他交代好了,所有航班的信息都记下来所以这次出票应该会比较的快,报上老婆AP号码之后又是一轮的等待,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过了东部时间的12点(AP的客服的开放时间),在我on hold的过程中电话居然还断线了。我回拨了AP的客服发现已经接不上了。我心想明天睡醒再说吧,这个时候敬业的小哥哥回拨过来,说不好意思断线了虽然下班时间到了但还是坚持把这个票出了再说,这让我当时有点小感动。就这样又是10来分钟的等待终于把另一张票也出了。小哥哥还半开玩笑的说干了半个多小时没有钱的OT。这次订票每个人花了30块订票费感到非常的值。
小结
关于AP:
- AP还是可以跟原来一样一段一段的订票的,关键是能够找到一个愿意帮你这么做的客服。这时候需要耐心,要做好打几次电话的准备。万幸现在打AP电话基本不用等。
- 订票过程中On hold的时间比以前长,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3小时吧至少)。
- 必须要称赞一下帮我订票的两个客服。如果他们的supervisor看到这个文章记得给他们加工资哦。
关于AS:
- AS自家的First Class积分票不一定会留给partner,比如说AS 1473航班,同一天如果你搜SFO – SEA是可以找到First Class的里程票的。但是如果你跟日航连在一起的话就AS 1473只能选到Main。
- 定了Mixed Cabin的票,如果时间和航班不变,AP是可以免费升舱的(前提是有位置放出来)。但是AS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升舱一般也是要交$125的改票费用。目前AS给出非常慷概的退改政策,在6月30号前出的里程票是可以免费退改的(详情请看这里)。要好好的利用。我就是在订票后把SEA – YEG从main改成first没有收钱。
- AS电话客服挺繁忙的,通常都要等一阵子,call back service还算不错。
- AS的客服比较的两极化,有的人态度好的不得了而有些人却是非常的差。
- AS也是可以定出不超过24小时的layover。比如说下面这个票在SFO有23个多小时的layover。
Stack Card (Canada): https://getstackco.app.link/w3NgMYy7y2
Fluz: https://joinfluz.app.link/H2O33444828A248
Transferwise: https://transferwise.com/invite/u/dinoc45
WealthSimple Trade: https://my.wealthsimple.com/app/public/trade-referral-signup?code=VG4DYA
EQ Bank: https://join.eqbank.ca?code=XUHUI1009
Plastiq: 1259239
HSBC: 请联系[email protected]